2018中國棉業展望高峰論壇解析紡織服裝進出口形勢
張錫安表示,中國紡織服裝基礎雄厚,產業鏈配套完善,自1994年起已連續24年保持全球紡服出口第一,2016年中國占全球紡服市場的份額為36.7%,遠遠大于其他的國家,短期無可替代。同時中國及越南等亞洲其他國家在全球三個貿易圈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隨著中國與周邊國家,特別是東南亞各國的國際產能合作的逐步深化,未來“中國+N”的亞洲供應中心將是今后全球紡服貿易的發展趨勢。今年一季度我國紡服出口576.1億美元,增長5%;進口59億美元,增長4.4%,繼續保持了穩定增長的趨勢。一些外貿綜合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出新途徑,使得外貿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各種新興貿易方式也表現活躍。總體來看,外貿訂單有企穩回暖,逐步向好,“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發展提速。從材質來看,雖然化纖對棉花(17570, -130.00, -0.73%)的替代比例擴大,但棉花作為一種天然纖維,具有綠色、環保等特殊屬性,未來棉類產品將向著更加綠色、更加品牌、更加高端的方向發展,國內外需求均被長期看好。
就未來紡織服裝行業發展。他總結了幾個亮點:一是全球供應鏈高效整合。具有供應鏈高校整合的企業發展前景越來越好,產業競爭力較強。二是產業鏈垂直管理帶動行業的整體提升。為了確保出口產品品質的保障,大型企業對供應鏈進行垂直管理,在專業領域進行深耕細作。三是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幫助當地核心企業與中小企業實現優勢互補。四是消費升級為布局內需市場帶來新機遇,使得一大批外貿企業走上了內外貿并舉的道路,在商業模式上突破創新。五是依靠智能制造、共享產業、大數據管理等模式創新來提升企業競爭力。
張錫安最后展望了紡織服裝行業的發展方向和前景。首先是以中國為中心,全域化布局的供應鏈提示正在得到強化。二是關于產業配套及勞動、效率等傳統的綜合優勢仍將長期發揮優勢作用。三是“走出去”帶動了整個紡織上游企業的轉型升級。四是經營環境等綜合優勢仍將吸引企業立足國內發展。
下一篇:沒有了